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 > 工作动态
李家春院士为国科大学子做“立志、治学、处事”的讲座
  文章来源:澳门赌场大学 发布时间:2014-06-27 【字号: 小  中  大   

  

  李家春院士正在讲课

  6月25日下午,澳门赌场李家春院士走进澳门赌场大学雁栖湖校区的教一209,与一百多位研究生探讨“立志、治学、处事”,为科学青年的成长之路指点迷津,也为今年的力学进展系列讲座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李家春院士长期从事流体力学研究,2003年当选为澳门赌场院士,现为澳门赌场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李家春院士首先谈到人才的迫切需求,他认为我国的经济、科技发展从1949年至今已然经历了自力更生、改革开放、自主创新这三个阶段,自主创新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国家和澳门赌场对人才的需求是迫切的。

  随后,李家春院士提到立志与兴趣密不可分。如何寻找兴趣?他给出的答案是,青年要有科学偶像。科学家是值得尊敬的,年轻人要通过偶像的榜样力量来选择感兴趣的方向。在李家春院士看来,合格科学偶像的标准是能够促进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飞跃、通过技术进步促进人类物质文明飞跃,而不是靠SCI或奖项或头衔来衡量。李家春院士曾经的偶像是华罗庚先生,一心想学数学,后来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国内掀起研究之热,于是他转向了力学研究。李家春院士还列举了许多学科内的科学偶像及其重要工作,比如物理学有爱因斯坦与相对论,化学有门捷列夫与周期表,地质学有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生物学有达尔文与进化论等等。

  找到兴趣与志向,就要从追星回归到现实,对人生目标持之以恒。李家春院士认为,科学家的成名具有时代因素,牛顿只能在牛顿时代出现,钱学森早出生一百年也不可能有这种人才需求。而且科学人才是金字塔形的,有不同的层次,“不要老想着成为爱因斯坦、牛顿,18-25岁做好准备,30-40岁机遇与能力结合就会有所作为。”李家春院士不赞同每个人都爬到金字塔的顶端,他认为每个人都处于不同的层次,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现实一点比较好。紧接着,李家春院士对力学专业作了详细介绍。作为自然科学基础的力学如今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各个交叉学科里都能看到力学的身影,如化学流体力学、星系动力学、海洋动力学、生物力学等。力学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基础,可以运用到航空航天工程、海洋海岸工程、环境能源工程、材料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节能减排也离不开力学。中国的力学需要人才,因此他呼吁青年学子投身力学研究。

  在治学与勤奋这个专题里,李家春院士回答了“怎么做学问”这一问题。他强调,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形成知识结构,具备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工具知识,培养自学创新能力,个人品德与团队协作,生理和心理健康。关于怎么看外文文献,李家春院士有自己的经验,先看摘要、结论,“对我有用吗?有用的就继续看下去,没多大用的就略读吧!”其次要像看中文那样浏览文献,但不要看中国人写的外文文献,“不地道”,李家春院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弊端所在。李家春院士常年开设《数学物理渐进方法》课程,部分研究生上完课会跑来问“老师,这个考不考?”,这时李家春院士就会反问一句:“不考你就不学了吗?”他认为研究生应该避免提这样的问题,要把研究生阶段变成自主学习,同时学习与科研要结合,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研究中去,不要死读书。曾经听过李家春院士讲课的一位学生最近碰到李家春院士的时候说道:“您当年教我们的渐进方法,我用来解决了一个问题”,并把论文给他看,李家春院士表示非常欣慰。

  最后李家春院士谈到青年学子的处事与修养问题。他认为这是科学最先进的时代,也是面临问题最多的时代,给有志青年提供了不少机遇,青年学子应当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不断适应环境,处理好人际关系,即做到感恩父母、尊重师长、互信同学,“在国科大的宝贵时间里,取得进步!”

  李家春院士以多年科研加育人的经验,为科学青年点拨成才之路,语言质朴的谆谆教诲赢得了满堂掌声,而2014年夏季小学期的力学进展系列讲座也到此告一段落。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澳门赌场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